一把剪刀“剪”出人间大爱——记全国文明家庭常凤灵、徐长国家庭
一把剪刀“剪”出人间大爱——记全国文明家庭常凤灵、徐长国家庭
一把剪刀“剪”出人间大爱——记全国文明家庭常凤灵、徐长国家庭一幅15米长的(de)剪纸(jiǎnzhǐ)卷轴,18帧栩栩如生的画面,浓缩了一位农村妇女30年来的悲欢离合。从丈夫重病、债台高筑,到剪纸致富(zhìfù)、回报社会,常凤灵用一双巧手“剪”出了生命的奇迹,也剪出了全国(quánguó)文明家庭的温暖底色。
日前,常凤灵家庭荣获“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”荣誉称号(róngyùchēnghào)。近日,在她(tā)位于巨野县的艺术(yìshù)工作室,记者看到了这幅记录她励志人生的长卷。
卷轴的第一幅是柳林镇张表村的徐长国(xúzhǎngguó)与常凤灵喜结连理(xǐjiéliánlǐ)。第三幅画风突变:徐长国被查出患(huàn)再生障碍性贫血。第七幅展现了镇村领导的关怀。第十一幅,常凤灵开设免费剪纸培训班,回馈家乡。第十四幅则(fúzé)描绘了她紧跟时代(shídài),通过直播带货将作品推向全国,助力乡村振兴。
时间回溯到1994年。新婚第二年,女儿仅6个月大,丈夫突患重病,30多万元骨髓移植费让家庭陷入绝境。夫妇俩选择保守治疗。在(zài)巨野县医院,徐长国高烧不退,常凤灵日夜陪护,端(duān)屎端尿大半年,体重(tǐzhòng)从65公斤锐减至45公斤。面对“放弃(fàngqì)”的劝说,她咬牙坚持:“我是(shì)妻子,是母亲,这个家不能散!”
住院一年多后,徐长国的病情(bìngqíng)稍稳回家休养。为筹集药费,常凤灵养猪、熬夜赶制衣服,甚至学会了(le)为丈夫打针。乡亲们送来了水饺、馒头,温暖了那个艰难的春节。“坚持了8年,丈夫的病情终于控制住,复查时医生都(dōu)说(shuō)创造了奇迹。”常凤灵回忆。2003年儿子降生,春节贴上了窗花(chuānghuā)。然而,丈夫因长期服药导致股骨头坏死。常凤灵鼓励(gǔlì)丈夫:“要命(yàomìng)的病都挺过来了,还怕这个?不能走,我用轮椅推你!”又治疗了5年,徐长国终于丢掉了拐杖。
在最困难时,乡亲们(xiāngqīnmen)伸出了援手。一笔笔捐款、爱心人士送来的新衣,常凤灵都铭记于心。2014年,她(tā)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《向幸福出发》,节目播出后,面对涌来的捐款和订单,她婉拒了捐款,并开始免费(miǎnfèi)培训村里的留守(liúshǒu)妇女剪纸。“我要回报乡亲们的恩情。没有他们,丈夫的病不一定能看好。”常凤灵常(chángfènglíngcháng)这样教育子女。2016年,她靠剪纸还清了20多万元(duōwànyuán)债务。“剪纸曾是(shì)我的爱好,困境中却成了‘救命稻草’,更让我发家致富。”常凤灵说。
剪纸(jiǎnzhǐ)技艺日益精湛。她的作品《百鸟朝凤》获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全国剪纸大赛金巧手奖,《国色天香(guósètiānxiāng)》获中国(zhōngguó)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。2019年,作品受邀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,并远赴马来西亚、新加坡参展(cānzhǎn)。
“社会给(gěi)了我们爱,我要把爱传递下去。”常凤灵坚持免费教学。她创新制作的扇面作为伴手礼畅销全国,工作室常年有(yǒu)30多名工人。她已帮助200多名农村妇女增收。2016年,她还义卖剪纸作品,将筹得的14万元捐给河南永城一位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(pínxuè)的孩子。至今,常凤灵累计捐款(juānkuǎn)37万元,帮助了许多困难家庭。她还积极参与文明(wénmíng)实践志愿活动,定期到社区(shèqū)、学校开展公益培训。
女儿徐莎莎深受到母亲影响,自2017年参加(cānjiā)工作以来,坚持(jiānchí)每周在社区教孩子们剪纸。“妈妈和爸爸(bàbà)像两棵树,根缠在一起,风再大也吹不(bù)倒。她让我知道,真正的爱是日复一日地‘不放弃’。”徐莎莎说。
徐长国动情地说(dìshuō):“妻子不仅救了这个家,还照亮了更多人。为了给我买药,她晚上做衣服,冬天手都冻烂(dònglàn)了。人家说‘久病床(bìngchuáng)前无孝子’,我家是‘久病床前有好妻’!”
“很荣幸获得‘全国文明家庭’荣誉称号。我会经营好家庭,让孩子做有正能量的事。良好的家风(jiāfēng)是真正的财富,我将(jiāng)以(yǐ)爱与奉献的精神延续下去。” 常凤灵激动地说。
从负债20多万元的农妇到(dào)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(chuánchéng)人,从绝望主妇到全国文明家庭代表。如今,常凤灵(chángfènglíng)的工作室成了乡村振兴的“文化驿站”,而那把剪刀,仍在剪着更长的幸福画卷……
菏泽日报记者 张红艳(hóngyàn)

一幅15米长的(de)剪纸(jiǎnzhǐ)卷轴,18帧栩栩如生的画面,浓缩了一位农村妇女30年来的悲欢离合。从丈夫重病、债台高筑,到剪纸致富(zhìfù)、回报社会,常凤灵用一双巧手“剪”出了生命的奇迹,也剪出了全国(quánguó)文明家庭的温暖底色。
日前,常凤灵家庭荣获“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”荣誉称号(róngyùchēnghào)。近日,在她(tā)位于巨野县的艺术(yìshù)工作室,记者看到了这幅记录她励志人生的长卷。
卷轴的第一幅是柳林镇张表村的徐长国(xúzhǎngguó)与常凤灵喜结连理(xǐjiéliánlǐ)。第三幅画风突变:徐长国被查出患(huàn)再生障碍性贫血。第七幅展现了镇村领导的关怀。第十一幅,常凤灵开设免费剪纸培训班,回馈家乡。第十四幅则(fúzé)描绘了她紧跟时代(shídài),通过直播带货将作品推向全国,助力乡村振兴。
时间回溯到1994年。新婚第二年,女儿仅6个月大,丈夫突患重病,30多万元骨髓移植费让家庭陷入绝境。夫妇俩选择保守治疗。在(zài)巨野县医院,徐长国高烧不退,常凤灵日夜陪护,端(duān)屎端尿大半年,体重(tǐzhòng)从65公斤锐减至45公斤。面对“放弃(fàngqì)”的劝说,她咬牙坚持:“我是(shì)妻子,是母亲,这个家不能散!”
住院一年多后,徐长国的病情(bìngqíng)稍稳回家休养。为筹集药费,常凤灵养猪、熬夜赶制衣服,甚至学会了(le)为丈夫打针。乡亲们送来了水饺、馒头,温暖了那个艰难的春节。“坚持了8年,丈夫的病情终于控制住,复查时医生都(dōu)说(shuō)创造了奇迹。”常凤灵回忆。2003年儿子降生,春节贴上了窗花(chuānghuā)。然而,丈夫因长期服药导致股骨头坏死。常凤灵鼓励(gǔlì)丈夫:“要命(yàomìng)的病都挺过来了,还怕这个?不能走,我用轮椅推你!”又治疗了5年,徐长国终于丢掉了拐杖。
在最困难时,乡亲们(xiāngqīnmen)伸出了援手。一笔笔捐款、爱心人士送来的新衣,常凤灵都铭记于心。2014年,她(tā)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《向幸福出发》,节目播出后,面对涌来的捐款和订单,她婉拒了捐款,并开始免费(miǎnfèi)培训村里的留守(liúshǒu)妇女剪纸。“我要回报乡亲们的恩情。没有他们,丈夫的病不一定能看好。”常凤灵常(chángfènglíngcháng)这样教育子女。2016年,她靠剪纸还清了20多万元(duōwànyuán)债务。“剪纸曾是(shì)我的爱好,困境中却成了‘救命稻草’,更让我发家致富。”常凤灵说。
剪纸(jiǎnzhǐ)技艺日益精湛。她的作品《百鸟朝凤》获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全国剪纸大赛金巧手奖,《国色天香(guósètiānxiāng)》获中国(zhōngguó)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。2019年,作品受邀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,并远赴马来西亚、新加坡参展(cānzhǎn)。
“社会给(gěi)了我们爱,我要把爱传递下去。”常凤灵坚持免费教学。她创新制作的扇面作为伴手礼畅销全国,工作室常年有(yǒu)30多名工人。她已帮助200多名农村妇女增收。2016年,她还义卖剪纸作品,将筹得的14万元捐给河南永城一位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(pínxuè)的孩子。至今,常凤灵累计捐款(juānkuǎn)37万元,帮助了许多困难家庭。她还积极参与文明(wénmíng)实践志愿活动,定期到社区(shèqū)、学校开展公益培训。
女儿徐莎莎深受到母亲影响,自2017年参加(cānjiā)工作以来,坚持(jiānchí)每周在社区教孩子们剪纸。“妈妈和爸爸(bàbà)像两棵树,根缠在一起,风再大也吹不(bù)倒。她让我知道,真正的爱是日复一日地‘不放弃’。”徐莎莎说。
徐长国动情地说(dìshuō):“妻子不仅救了这个家,还照亮了更多人。为了给我买药,她晚上做衣服,冬天手都冻烂(dònglàn)了。人家说‘久病床(bìngchuáng)前无孝子’,我家是‘久病床前有好妻’!”
“很荣幸获得‘全国文明家庭’荣誉称号。我会经营好家庭,让孩子做有正能量的事。良好的家风(jiāfēng)是真正的财富,我将(jiāng)以(yǐ)爱与奉献的精神延续下去。” 常凤灵激动地说。
从负债20多万元的农妇到(dào)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(chuánchéng)人,从绝望主妇到全国文明家庭代表。如今,常凤灵(chángfènglíng)的工作室成了乡村振兴的“文化驿站”,而那把剪刀,仍在剪着更长的幸福画卷……
菏泽日报记者 张红艳(hóngyàn)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