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云南保山:“小清单”赋能劳动教育“大成长”

体育正文 200 0

云南保山:“小清单”赋能劳动教育“大成长”

云南保山:“小清单”赋能劳动教育“大成长”

“左手覆上泥土,轻轻按压菜苗根部,一株小菜苗就种好了。”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大垭口小学劳动基地(jīdì),三至四年级(sìniánjí)的学生们化身“小农人”,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得有模有样,劳动课堂充满欢声笑语(huānshēngxiàoyǔ)。 近年来,云南省保山市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,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科学实施“劳动教育清单”,让每个孩子(háizi)都能在适配的(de)(de)劳动实践(shíjiàn)中全面成长。2023年,保山市编制(biānzhì)了《保山市中小学学校劳动教育指导清单》《保山市中小学家庭劳动教育指导清单》,全面构建(gòujiàn)起校内外协同的劳动教育体系(tǐxì)。为确保清单有效落地,还配套推出(tuīchū)《保山市中小学生必要劳动技能(jìnéng)养成清单》。通过“定年级、定月份、定任务、定目标”的“四定”模式,让不同学段的学生每月都有明确的劳动技能培养目标,循序渐进提升学生劳动能力,让孩子“热爱劳动”从一句口号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长实践。 如今,从整理收纳到手工制作,丰富多彩的劳动场景已(yǐ)遍布保山校园。在腾冲市腾越三完小,“劳有所获,动出精彩”劳动技能大比拼开展得如火如荼。低年级赛场内,孩子们(men)动作麻利,翻飞的小手将校服叠得(diédé)整整齐齐;中年级学生以各色新鲜水果为(wèi)素材,精心雕琢出色彩斑斓、造型别致的水果拼盘;高年级学生则大展身手,烹饪佳肴(jiāyáo)、制作甜品(tiánpǐn)。 “以前我叠衣服(yīfú)越叠越乱,现在跟着劳动课程一步一步来,不仅(bùjǐn)能(néng)把衣服叠得板板正正,还学会了按季节分类收纳,这可比玩游戏还有(háiyǒu)成就感(chéngjiùgǎn)!”二年级学生许若云兴奋地说。腾越三完小校长李丽娟介绍:“在清单的指引下,学校科学推进劳动教育,系统开设劳动课程、组织劳动活动、举办技能大赛(dàsài),从上到下形成了重视劳动教育的浓厚氛围,学生们(men)不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能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快乐与满足,在潜移默化中将劳动变成了自己的‘肌肉记忆’。” 保山市还因地制宜,立足学校(xuéxiào)区域特色,多维度拓展劳动教育形式。以“非遗传承进校园”为抓手,邀请皮影戏、刺绣、古法造纸等非遗传承人授课,让学生在实践中触摸传统(chuántǒng)文化(wénhuà)肌理(jīlǐ);以特色资源开发为路径,组织学生参与茶叶采摘、农耕体验、农产品(nóngchǎnpǐn)加工等实践,使劳动教育深植(shēnzhí)乡土文化沃土;以实践平台搭建为支撑,通过(tōngguò)建立实践基地、开展劳动教育周活动、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等,构建起“三位一体”劳动教育体系。 劳动(láodòng)教育清单同样成为家长(jiāzhǎng)引导孩子参与劳动的好帮手,各中小学依托(yītuō)家长学校、家委会平台,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,系统(xìtǒng)开展家庭劳动教育指导培训,助力家长科学规划,确保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与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时间得到(dédào)有效落实。保山市智源小学学生家长李朝兰分享道:“以前孩子在家很少做家务,自从有了(le)家庭劳动教育清单,每个月都有明确任务,我们引导着一起做,孩子现在会主动洗碗(xǐwǎn)、扫地,还学会了自己洗衣服,变化很大。” “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开展劳动教育(jiàoyù)是因材施教的体现,能真正(zhēnzhèng)让学生在不同阶段习得不同的生活生产技能,学以致用。目前,保山市(bǎoshānshì)已有8所中小学(zhōngxiǎoxué)成功入选云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试点示范校。下(xià)一步,我们将以‘一校一策’为重要抓手,充分发挥‘教联体’的协同优势,积极推动劳动教育与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深度融合,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定(diàndìng)坚实基础。”保山市教育体育局(tǐyùjú)副局长武静表示。 中国教育(jiàoyù)报特约通讯员 马毓
云南保山:“小清单”赋能劳动教育“大成长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